據國家醫保局發布的信息,目前,全國所有省份已實現職工醫保個人賬戶省內共濟,23個省份已將共濟范圍擴大至“近親屬”。2024年1—10月職工醫保個人賬戶共濟2.83億人次,比1—9月增長0.37億人次;共濟金額369.08億元,比1—9月增長64.51億元。只要共濟人、被共濟人在同一省份內參保,無論是否在同一個城市,職工醫保個人賬戶資金都可以用于支付近親屬在定點醫療機構、定點零售藥店發生的由個人負擔的醫療費用,以及參加居民基本醫保等的個人繳費。我國職工醫保參保人設有醫保個人賬戶,繳納的保費會有一定比例劃入個人賬戶,原來只能由職工本人使用,主要用于支付就醫購藥時個人負擔的費用等。2021年4月,國辦印發文件,將職工醫保個人賬戶使用范圍從職工本人,擴大到其參加基本醫保的“配偶、父母、子女”,也就是“家庭共濟”。該政策解決了家庭內部健康人群的個人賬戶積累越來越多、患病較多的參保人個人賬戶卻不夠用的問題。 今年7月,國辦再次印發文件,進一步將職工醫保個人賬戶共濟親屬的范圍由“配偶、父母、子女”,擴大至其參加基本醫保的“近親屬”,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
截至目前,天津、河北、山西、遼寧、吉林、黑龍江、江蘇、浙江、江西、山東、河南、湖北、湖南、廣西、海南、四川、貴州、云南、西藏、陜西、甘肅、寧夏、新疆等23個省份,已將醫保共濟范圍擴大至“近親屬”。其中,遼寧、浙江、海南、四川、寧夏5省份為近一個月新增。 - 參保人(一般是共濟人)可通過國家醫保服務平臺App地方專區、當地醫保部門微信公眾號、官方網站等“職工醫保個人賬戶家庭共濟”功能模塊,實現線上辦理,具體途徑由各統籌區醫保部門向社會公開;
- 操作智能設備困難的老年人等特殊群體,也可以在線下醫保大廳辦理。
只有辦理了職工醫保個人賬戶家庭共濟的家庭成員才能享受個人賬戶家庭共濟政策。 -
- 被共濟人不能享受共濟人的醫保報銷待遇,被共濟人參加職工醫保的,享受職工醫保的相應待遇;參加居民醫保的,享受居民醫保的相應待遇。
辦理“家庭共濟”后,就醫購藥應該使用誰的醫保卡?
無論在任何情況下,就醫購藥都必須使用患者本人的醫保卡。家庭共濟政策“共濟”的是職工醫保參保人醫保卡個人賬戶的錢,而非醫保卡本身。
醫保遵循的原則是“本人參保,本人享受待遇”。家庭共濟后該原則不變,參保人依然用自己的醫保卡看病就醫,按規定享受本人的醫保待遇。
通俗理解,錢可以共濟,卡不能共用。
